1、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尚未有一部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从1994年开始进行的《国有资产法》的起草工作至今已历时十余年之久,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今未能出台。
2、企业管理不完善:长期以来,企业在“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影响下,过分强调铺摊子、搞投资、抓经营,忽略了内部管理,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3、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企业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注册,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但在实践中,这种体制往往导致法人代表一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4、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其成因包括“区域利益”作祟,盲目引进,重复建设;以及决策不民主,一言堂等。
5、经营管理不善: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国有资产的运营,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没有章法,不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办事,对项目的开发不作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拍脑袋定盘子,致使决策失误;粗放式的生产技术管理,造成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下降,甚至亏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6、财政性蚕食:财政赤字向银行透支、银行垫付款项认购国债、财政应补企业亏损未补款项等现象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7、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会计改革之前,无形资产在我国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时至今日,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尚未估计入账,企业的权益无从体现,商标、专利权、专利等无形资产流失于账外,自然资源未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土地未被列入固定资产,频频被蚕食侵占,招商引资不作价,流失严重。
8、激励制度设计问题:由于法制不健全等原因,管理层在收购时可以大为压低收购价格,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由于规定一般是经营不善的企业才MBO(管理层收购),而MBO往往有利可图,这使得管理者有激励故意使经营状况变差。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和权利义务关系。
2、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3、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管和审计评估。
4、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
5、提高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增加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和管理过程。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做法,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7、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水平。
8、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以及职业发展路径规划等激励措施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促进其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