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及赔偿计算标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根据《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过错方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和赔偿计算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过错行为的范围
重婚或与他人同居:过错方如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将影响财产分割的判决。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包括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行为,可认定为虐待,影响损害赔偿的判定。
2、财产性质的界定
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遗嘱或赠与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等。
共同财产:除上述个人财产外,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其他财产。
3、实际损失的计算
物质损害赔偿:根据实际损失来计算,如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等可直接计量的损失。
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害人精神损害的程度来估算。
4、无过错方的原则
照顾无过错方权益:在财产分割时,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并适当多分财产。
5、协议与法律判决
协议优先:夫妻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财产分割问题。
法院判决:协议不成时,人民法院将依据具体情况及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作出判决。
6、经济水平的考量
实际经济水平:赔偿金额还需根据当事人的实际经济水平来合理确定。
过错方在离婚财产分割与赔偿计算标准的依据是多元化的,不仅涉及具体过错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还包括了财产的性质、无过错方的权益保护、实际损失以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综合考量,按照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作出公正的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