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法和成本法是两种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它们在概念、持续计量和账务处理等方面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概念
成本法:在成本法下,投资按实际支付的成本计价,而不考虑后续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只有在收到现金股利时才会确认投资收益。
权益法:权益法下,投资者会根据其在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比例,调整投资账面价值,反映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亏损。
2、持续计量
成本法:在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值通常不变,除非发生减值或其他允许的调整。
权益法:在权益法下,投资账面价值会随着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变动而调整。
3、账务处理
成本法:仅在收到现金股利时,增加投资收益。
权益法:根据被投资单位的盈利或亏损,按照股份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
4、适用范围
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对被投资单位没有重大影响或控制权的投资,如投资方持有股份低于20%。
权益法:适用于能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但非控制的投资,通常指持股比例在20%到50%之间。
5、控制程度
成本法: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力。
权益法: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但不是控制。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当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紧密,或者需要反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业绩的影响时,采用权益法可能更为合适。
- 如果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没有显著影响,或仅作为财务投资,那么成本法可能是一个更简单且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
权益法更多地用于反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有显著影响但无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而成本法则适用于那些对被投资企业影响较小或无影响的投资,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投资企业需要根据其对被投资企业的实际影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