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户身份验证:支付机构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必须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这包括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等。
2、服务协议:支付机构与客户签订的服务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业务规则、收费项目和标准、查询、差错争议及投诉处理流程等。
3、支付账户管理:支付机构应当基于客户的银行账户或按照规定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提供网络支付服务,支付账户不得透支,不得出借、出租、出售,不得利用支付账户从事非法活动。
4、业务风险管理:支付机构在开展网络支付业务时,必须执行相关的银行卡业务监管规定和行业规范,特别是涉及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外汇支付的业务,还需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相关规定。
5、分类监管:支付机构依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接受分类评价,并执行相应的分类监管措施。
6、禁止经营业务:支付机构不得经营或者变相经营证券、保险、信贷、融资、理财、担保、信托、货币兑换、现金存取等业务。
7、交易指令管理:支付机构向客户开户银行发送支付指令扣划客户银行账户资金时,必须事先或在首笔交易时自主识别客户身份,并取得客户和银行的协议授权。
8、支付账户分类:支付机构应根据客户身份对同一客户在本机构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进行关联管理,并按照要求对个人支付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如Ⅰ类、Ⅱ类、Ⅲ类支付账户,各有不同的功能限制和使用范围。
9、信息保护:支付机构应当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遵守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相关规定,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10、监督管理条例:《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旨在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设立、变更与终止,强化支付业务规则和风险管理,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并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这些新规定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支付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